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Qin Meeting @ Museum of Art & Origin

九月十八日晚五點到十點紐約琴社因唐世璋先生與夫人從印度孟買回紐約休假一週特舉辦雅集
這次雅集地點非常特別
是在Museum of Art and Origin
一個非洲藝術收藏家George Preston 先生和他的台灣太太的家
也是博物館
我就來看圖說故事吧~
要用倒述法
因為照片的順序是往回走的

話說因為Mrs. Preston(阿珠)現在在跟我學琴
才有這個機會認識這個博物館並在此辦雅集
要非常感謝主人的慷慨與熱忱
阿珠跟我同一天生日但小我幾歲
我們才認識不到一個月 我確有一見如故之感
與她頗有話聊
因雅集是在晚上
怕太晚回家不太方便
於是我在此住了一晚
同時第二天一早幫阿珠上課

上面那張照片是我第二天一早拍的
就是我們雅集的那一間ROOM
照片中那面牆是Preston先生畫的
他是一位退休的藝術系教授
Preston先生的成就非凡
在此先不多述
他將那面牆畫的把整間房的空間感加大
坐在屋的這頭看著盡頭的那面牆
頗有心曠神怡之感
我借宿的那一間房本身也是一個展示間
當我一早梳洗完畢就仔細新賞這房內的每一件藝術品
上面這張照片內的面具我覺得眼睛好像可以拿來擠柳丁或檸檬汁說

這是個弦樂器
好像可以放八條弦
但這上頭只有六條
是動物腸子做成的弦
彈法好像是兩手抓住木板的兩邊
用大指去撥動琴弦 詳細我也不是很瞭解得問問阿珠了

這個面具聽說那種細細的眼睛是一種地區的特色
沒研究過非洲藝術所以只能看熱鬧了

這兩個牆上面具是我一早醒來睜眼看到的頭兩付面具
再就是欣賞牆上的浮雕
因為這整棟建築物是有歷史年代
應有兩百年的歷史了

回到前一晚雅集 這位女士LURA 是與唐世璋先生一起來的客人
她是遠從美國中部內陸特別飛來參加此次雅集並跟唐先生上一堂古琴課
她是一位珠寶設計師同時也吹笛子
我將她的名字聯結了她的笛子音樂網站有DEMO音樂可以聽聽
是很有意境的音樂

LURA曾寫過EMAIL給我詢問我的古琴YOUTUBE指法錄影
她說那對她幫助很大
我們並未見過面也不認識彼此
當唐先生介紹我們認識時
LURA說她沒想到她會在此碰到我
她馬上拿出一張從我的古琴網站上印下來的"大樸雕散"譜子
她說她非常喜歡這首曲子
我好感動
她似乎比我還感動
她說那首曲子讓她聽了很想哭
我真的很很很感動我的曲子能有人欣賞並動情
其實我並不希望讓人聽了會哭的
那太傷感了
可是那首曲子確實是我的真實心理寫照
我在雅集的最後彈了我的大樸雕散
LURA已然眼光又泛紅了

雅集中間有TOMOKO小姐的復古箜篌演奏
她說受了上一次雅集袁先生的席地而坐之撫琴影響
她也決定坐在地上彈箜篌
這次的箜篌比較小可聲音非常好聽
看來BO與TOMOKO不斷的改善音聲質量有顯著的效果
TOMOKO小姐彈了中東的曲子也彈了DYDO譜的唐朝古曲王昭君
BO請DYDO介紹昭君的故事
可DYDO說著說著大家不約而同的說這不是蔡文姬的故事了嗎?
原來DYDO稿混了
然後他馬上說我說你們怎麼這麼久才反應過來
喝喝~


彈琴的部份我都沒拍照
日後會在紐約琴社網站上有
這次DYDO帶來了他的電琴
完全是電吉它的理論做出的電琴
接上擴大器
聲音變的好大其實大的有些不舒服了
再加上彈者其實自己是聽不太見自己彈的
因我試了一下
所以音有沒有彈到音準自己並無法聽的很清楚
結果DYDO彈的我越聽越承受不了
頭開始痛了
當他彈玩秋塞吟我便離開那間房去樓下休息去了
事後我有跟DYDO說因為他自己無法聽到自己彈的
所以有很多音不準再加上聲音太大變得很不好聽
他很謝謝我跟他說要不然他自己真是不知道彈出來的是怎樣
DYDO曾用他的電古琴錄了兩首古琴曲倒是還不錯聽
看來要把電古琴彈的好也不是那麼容易
最好自己帶上耳機才能真正瞭解該如何控制

很久沒見到ALEN了 他始終是個儒雅書紳
他說目前能彈三首琴曲但還是以消遣自愉為主

JOHN帶來他的有接麥克風的絲弦琴
這是與DYDO的電琴完全不同
JOHN還是很忠於傳統但也瞭解琴聲小的問題
接了麥克風可使聲音借由喇叭讓距離遠的聽眾可以聽的到
我很喜歡這種方式來幫助聲音的遠傳
我站在最後面都聽的一清二楚
琴聲的細節沒有失去


http://www.forgotten-ny.com/COBBLESTONES/Jumel/jumel4.html

JUMEL TERR 是一條老街
MUSEUM OF ART & ORIGIN 就位在這條老街與162街的轉角
從162街走入這條老街左手邊有一個古豪宅 JUMEL TERRACE
上面的LINK 有豪宅的歷史
在往上走一點右手邊也有一條老街叫做 SYLVAN TERRACE
就是上面那張照片
這裡的地都還鋪的是比利時磚
兩旁的房舍建於1882年
至今仍保存完好

Sunday, August 09, 2009

08/07/2009 yaji

紐約琴社昨日(八月七日下午六時)在曼哈頓華埠區一對年輕藝術家夫婦
Heather Masse & Ian Duncan 的寓所舉辦了古琴雅集

這次與會增加了許多對古琴文化有興趣的新面孔
總共有十八人加一隻哈士奇
主人翁夫婦熱情款待
讓此次雅集增添了不少新氣象

這次雅集主要是紐約琴社創社人袁中平先生報告他在台灣成立了中華古琴學會
是第一也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個有政府簽承認證的古琴非營利社團
他談到中華古琴學會成立的宗旨及未來發展目標
聽完他所說的讓人實在感到高興
也想在此讓所有對古琴有興趣的朋友知道
一定要多留意中華古琴學會的活動
它是一個無國界的古琴社團
將來也會與世界各地的琴人琴社共同合作推廣琴文化
中華古琴學會有個網站但目前我還不確定網址為何
待確認後再上告大家

稍後袁先生彈了水仙/漁歌/楚歌
他目前在打譜西麓堂琴統的離騷(同楚歌都是悽涼調緊二五弦)


主人IAN 及袁中平
主人身後為華山拓印圖
琴桌是主人的朋友做的
木材為楓樹


STEPHEN DYDO(紐約琴社現任社長)及主人HEATHER
牆上為古董美國國旗(四十八顆星) 美國國旗現為五十顆星
所以應有將近一百多年老了


袁先生身後為太白山拓印全圖



紐約琴社的財務MATTHEW先生

MATTHEW 對中國書法/印章/及詩詞都非常有興趣同時對藝術也很有他個人的見解
其身後為主人IAN的藝術創作
聽說那幅灰黑乎乎的畫做可是用了很多手法類似上漆及括漆產生底層顏色的那種手法

上為新面孔葉時華琴友 她是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主修古琴
英國雪菲爾大學民族音樂學碩士
她說古琴是她的興趣
目前定居在紐約的皇后區教授古琴古箏
她是此次雅集的開場者
彈唱了陽關三疊

我的數位相機有些問題
雅集的中間我都沒有拍照很抱歉
中間有主人IAN試彈了平沙落雁
他的古琴是師從吳宗賢先生同時也是IAN的氣功老師

STEPHEN DYDO也彈了平沙落雁是他跟袁先生學的第一首曲子
後來要彈孔子讀易但貴人多忘譜
忘了幾次總算彈出來了

再來才是袁先生講話
袁先生彈琴
袁先生帶來他的古明琴
他說要讓大家聽聽明琴與現代琴的聲質上有什麼差別
明琴的聲清脆不悶不轟轟內藏
他說因時代環境的不同現代人多重製作強調轟轟內藏的琴聲品質

袁先生也提到了不要怕彈錯
會彈錯是自然的
都不會出錯那就是一個錯
只要發現錯了就放慢
慢慢就會又找回感覺的

袁先生的楚歌現可在YOUTUBE看到
他盤坐彈琴的工夫真是深厚
http://www.youtube.com/user/henryshoots

接著為葉明媚女士試彈袁先生的明琴
但當她想要唱一曲她譜的秦觀的一首辭的琴歌時怎麼也唱不出來
便先彈了流水

正當我很認真聽那清脆的流水聲時
明媚停了下來她說她瞭解了為什麼唱不出來且流水彈的不順(我覺得流水還不錯說)
她說音太低了出了她習慣的那個音感
所以唱不出也彈不出感覺
我想那明琴還沒跟她對到味
她後還彈STEPHEN DYDO的琴
是現代琴但還是絲弦
明媚覺得比較順手

後來換我彈
我當然要把握機會體驗明琴
此琴的弦較DYDO的鬆軟可並不是太軟
我彈的感覺挺舒服的
彈洞庭秋思
也彈了我譜的大樸彫散
也述說了大樸彫散的由來是莊子第七篇應帝王的最後一段關於渾沌被南海與北海之王鑿了七竅而死的故事

結果會後有一位人兄很有意思 說他很欣賞我彈的琴也說他跟渾沌很熟
我聽了覺得非常有意思
因為這位美國人兄自己看網路學古琴
也有跟老師學但他說他的老師只一味的糾正他的指法
而他就是想要用他自己的方式彈
他的方式很特別
左手用大指彈時整隻左手是握拳的狀態

不管是對是錯
我覺得只要他自己高興ENJOY他彈的琴
握不握拳似乎不是那麼重要
然後他說他考慮要跟我學琴
但他一直提醒我他不是一個好學生
這讓我有一躍躍欲試教他彈琴的念頭

會終是由一位學崑曲已三年並對古琴想瞭解的ANN小姐表演了一小段崑曲"驚夢"
結束了此次非常豐富的雅集


後補:
看到這張照片的麥克風讓我想到有一位重要的人忘了提
他叫HENRRY是JOHN THOMPSON的古琴學生
他是一位專業攝影師
他準備了許多攝影錄音配備
有兩臺數位攝影機
一為固定
一為肩上扛的
一筆記電腦收音
他全場錄相及收音一人包辦
然後看他滿頭大汗處理所有攝影錄音作業
實在感動萬分

另外補上一新琴友的網站
Austin Woerner